热烈祝贺江苏科技大学郭伟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未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5 年 5 月 21 日,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伟教授收到俄罗斯工程院(RAE)主席古谢夫发来的贺信,祝贺其在俄罗斯工程院全体院士大会上当选为外籍院士。近日,郭伟教授正式收到俄罗斯工程院颁发的院士证书(证书编号:1926)。俄罗斯工程院高度认可郭伟教授在纳米金属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及对国际工程科学合作的重要贡献,并期待其在推动中俄科技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俄罗斯工程院成立于 1990 年,是俄罗斯三大科学机构之一,创始单位包括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科工部、国防部等,前身是苏联国家工程院。1993 年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咨商地位,199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欧和东欧新技术专家组织,在国际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院士评选需经申报院士推荐、资质审查、学部答辩及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2/3通过当选等严格流程,现有院士及通讯院士 1500 余人,其中外籍院士 200 余人,包括中国多位两院院士及科学家。

郭伟,工学博士,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知名专家。他入选江苏省 “333 工程” 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中青年科学家,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A 类创新人才、美国金属材料学会杰出科学家等荣誉,是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青年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获得者。

郭伟教授长期致力于纳米金属材料领域研究,聚焦金属纳米孪晶结构、亚稳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微纳尺度制备与性能精确调控优化以及高性能材料计算、机器学习、高通量制备等交叉学科的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卡脖子”攻关,瞄准纳米科技前沿与研究热点,取得多项国际引领突破性成果。

在超低温高强韧钛合金技术方面,郭伟教授团队研发的钛合金材料强度达 1600MPa(全球最高),可在 -250℃环境下抗脆断,热稳定性提升 40%,相关成果入选年度 “十大科技进展”,已规模化应用于 7 台深渊级科考装备,支撑我国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 30 余次万米级深潜任务,形成 38 项国际专利,预计年产值超 5 亿元。

在纳米结构理论创新领域,他创建首个梯度纳米结构深度理论模型,揭示纳米孪晶可控生长机制,发现 3 种新型金属纳米结构及其变形机制,累计发表 SCI 论文 180 余篇,被引 6000 余次,单篇最高被引 1350 次,7 篇论文入选国际期刊热点论文。

在能源与海洋工程材料领域,团队研发的富 β 型钛合金油井管获国际专利(PCT)及 5 项美国专利,填补国内空白,产品首年销售额达 2000 万元;同时牵头开展 “关键结构材料集成计算设计” 课题,为深海装备及能源安全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作为江苏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郭伟教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主持开展 18 项国际科技合作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近 3000 万美元。搭建了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组建跨学科团队,主讲《位错理论》、《晶体塑性强化机制》、《金属和合金相变理论》等核心课程,指导博士研究生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生”。此外,郭伟教授担任纳米材料国际委员会委员、Acta Materialia等国际期刊编委,参与制定多项国际学术标准,研究成果获得国际权威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评价。

郭伟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是其在纳米材料领域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为江苏科技大学深化国际科研合作、提升学科全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白小果)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