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季选药不迷茫:三类口服抗流感药实力比拼

发布时间:2025-10-24   来源:未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秋意渐浓,流感已显现抬头迹象,即将进入秋冬季高发期。国家流感中心报告显示,上周(2025年9月29日-2025年10月5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4.4%,高于前一周水平(3.8%);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为 3.3%,高于前一周水平(2.9%)。

流感来袭时,药店货架上的口服抗流感药总能让人眼花缭乱。从老牌的金刚烷胺类,到常用的奥司他韦,再到新晋的RNA聚合酶抑制剂,不同药物各有“看家本领”。选对药才能高效对抗病毒,盲目用药反而可能耽误病情,这三类主流药物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值得好好说道。

“老前辈”遇瓶颈:M2离子通道抑制剂的现状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及其复合制剂属于第一代抗流感药,曾是应对流感的主力军。它们的作用原理很直接,通过堵塞流感病毒的M2蛋白离子通道,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复制扩散。但这位“老前辈”如今已难担重任,首要问题是耐药性严重——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大多对其产生了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它们曾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在感染暴发期可提供2-4周的短期保护,但由于耐药问题突出,目前已不被推荐作为常规流感治疗药物。现在市面上更多是含金刚烷胺的复方感冒药,其抗流感作用已十分有限。

“主力军”需权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实用价值

以奥司他韦为代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流感药,仍是目前流感治疗的“主力军”。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释放,从而切断病毒传播链。这类药物的核心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和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奥司他韦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另外,在流感流行季,未感染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若于48小时内服用,有一定降低感染风险的可能性,为高风险人群或未接种疫苗者提供防护。

而奥司他韦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这集中体现在耐药性累积与安全警示争议两大核心问题。作为应用超20年的经典抗流感药,其广泛使用已导致甲型流感病毒耐药毒株比例逐年上升,直接削弱药物预防与治疗效果。WHO大西洋地区监测数据显示,2008-2009年度中国H1N1流感病毒奥司他韦耐药株的比例已达28%。不仅如此,美国FDA曾对其发布黑框警告,明确提示儿童及青少年用药后可能出现幻觉、谵妄、自我伤害等严重神经精神不良反应,虽发生率较低,但需警惕特殊人群用药风险,这也让它在临床选择中需更谨慎权衡。

“新势力”显身手:RNA聚合酶抑制剂的突破

速福达(罗氏制药玛巴洛沙韦)、伊速达(青峰医药玛舒拉沙韦)、安睿威(众生药业昂拉地韦)、济可舒(济川药业玛硒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是近年来抗流感药领域的“新势力”,凭借独特机制和便捷性备受关注。它们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从源头阻断病毒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抗病毒作用更直接高效。

这类新药各有亮点:速福达作为较早上市的品种,是靶向RNA聚合酶PA亚基的药物单次口服即可完成治疗,无需连续服药,极大提升了儿童和忙碌人群的用药依从性,还能快速降低病毒载量,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国产新药伊速达、济可舒是速福达的改构药物,同样只需单次给药,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单纯性甲、乙型流感患者。

而安睿威是钟南山院士团队领衔研发,实现了靶点突破,作为全球首个靶向RNA聚合酶PB2亚基的药物,其抗病毒活性远超传统药物——是速福达的50倍以上、奥司他韦的1000倍以上。服药后18小时即可快速缓解全身症状,病毒转阴时间也显著缩短。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对奥司他韦、速福达耐药的病毒株仍保持强效抑制。

但新药并非完美:以速福达为例,PA靶点类药物存在耐药风险高的缺陷,且在低龄儿童中发生率更高,5岁以下儿童的耐药率高达40%,5-12岁儿童的耐药率也达到16%;而且,超长半衰期也带来潜在的风险,如速发过敏反应则需要持续进行抗过敏治疗直到20余天后药物完全从体内清除。以安睿威为例,PB2靶点类药物虽强效低耐药,但需连续服药5天。

选药避坑指南:对症用药是关键

流感用药的核心原则是“时机+对症”:无论选择哪类药物,都需在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疗效。从实际应用来看,健康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的甲、乙型流感,奥司他韦仍是性价比之选;若想简化疗程、提升依从性,5岁以上人群可考虑速福达等药物;对于需要快速缓解症状、关注耐药风险的患者,安睿威等强效新药可能更加合适。

流感类型、年龄、基础疾病、用药依从性等都会影响药物选择,盲目跟风用新药或依赖老药都不可取。出现流感症状后,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药物,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抗流感。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