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花,食品科学系博士毕业,2006年曾因成功解决燕窝普遍存在亚硝酸盐很难完全去除的行业难题而在燕窝界名噪一时,时隔13年,我们在中国燕窝产品交易会上再次看到谢小花,而这次她的身份是特邀嘉宾,本报记者有幸对她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精编文稿:
本报记者:
很多人对燕窝含有亚硝酸盐的情况并不了解,你可以就这个问题说一下吗?
谢小花:
可以的。说到燕窝,很多女孩子先想到的是补品,这是没错的,但因为燕窝的形成机制,所有的燕窝多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含有亚硝酸盐,泡发后是可以去除一些亚硝酸盐的,偶尔吃是没有问题的,人是可以代谢掉的。但是如果长期吃燕窝的话,这个问题建议要重视,亚硝酸盐的毒性是很明显的,会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皮肤发紫。对于孕妇,还会有很强的致畸性,造成胎儿畸形。
亚硝酸盐的问题,一般现在的商家都不会去说,只会片面强调燕窝的滋补性,但对亚硝酸盐不能完全去除不会主动提及,各位姐妹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燕窝的知识,不要偏信商家的承诺,自己学会辨别。
本报记者:
你可以尽量简单的说一下研发的去除亚硝酸盐的专利技术吗?
谢小花:
好的,我尽量。简单说,主要是利用抗菌肽用离心分离的技术提炼出活化液,然后进行超声处理,最后进行真空干燥。
本报记者:
还是听不懂。
谢小花:
因为涉及到一些专业的食品处理技术,一般人可能确实不会了解。实在不好意思。
本报记者:
没有关系,可以理解。
本报记者:
刚才在讨论会上听说有几家资本方想投资是吗?
谢小花:
是的,不过暂时没这个想法。因为本人不擅长做商业的东西,只是比较擅长产品。这个还在考虑。不过会先开一个淘宝小店,先积累些粉丝再说。后续的事情还要考虑。
本报记者:
听说你还有出书的计划?
谢小花:
因为最近这7、8年,一直往返于吉隆坡、槟城和马六甲,还有印尼,除了给燕窝工厂做技术指导,工作之余我是非常喜欢旅游和美食的,也拍了非常多的照片,还写了一些小文,现在在整理,我想有机会的话,我会考虑出版,算是给自己和给先生、孩子的一个纪念。
本报记者:
谢谢你今天可以接受本报的采访。
谢小花:
不用客气。希望大家都可以吃到真正健康的无毒食品。多一份健康,才多一份快乐。祝大家可以天天开心、百事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