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功能性食品凭借零食化的外表及日渐火热的需求,迅速蹿红快消品市场。
在巨头与新玩家蜂拥而至之际,功能性食品赛道有何机遇,又有何挑战?
又能在传统健康食品企业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功能性食品迅速火热
受疫情所困,“懒人养生”的盛行,健康用品市场迎来喷井式发。除了免疫力产品的走红,口罩的断货,医用酒精霸屏销量榜首,还有“功能性食品”的爆发!
据统计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功能性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其中免疫力产品的销售同比增长高达257.09%,甚至远超过其他功能性食品平均133.34%的增长。
功能性食品顾名思义就是调节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适于特定人群的食品。相信大家早在疫情之前,可能就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保健产品吧,价格在50-1000元左右,国内国外品牌琳琅满目。
其实,早在2017年,相关产品就已爆红,而率先掀起功能性食品热潮的就是澳洲系列的抗氧化功能性食品,抗氧化食品也一度成为网红食品。当大家津津乐道这类快消品热潮何时退却时,药企巨头和大型食品公司的纷纷地加入,助长了这波浪潮。
作为保健用品中的新秀品类,功能性食品市场俨然已有火热属性。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到2020年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
那么,商家、资本们持续的投入,真的单纯因为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吗?
传统制药企业为何竞相涌入?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19年,功能性食品企业就增长了13310家。
其中,有不少药企巨头加入该赛道,例如江中集团推出了江中食疗,同仁堂推出了养生系列产品。
那么,药企巨头为何竞相加入功能性食品赛道呢?
1、被进口药品市场挤压,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急求新品类产品稳住地位。
2、功能性食品是的传统保健食品升级版,为抓住新的消费群体。
虽然传统保健食品企业在疫情下迎来了爆发,但其市场占有率往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而这一切主要受权健等负面企业导致。
据Wind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功能性食品销量就一直下滑,至2015年前后,负面消息最激烈时刻下滑到谷底,直到2018年新品类功能性食品的爆发才重焕新生。
随着“懒人养生经济”成为国内消费新势力,为了抓住这股新势力,传统药品企业不得不升级创新,以打造新产品、新品牌,隶属于健康食品赛道下的功能性食品,自然成为不二之选。
而功能性食品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传统保健品的升级替代,对于黄金搭档、健康元等老牌保健品企业来说,入局功能性食品市场是一次新增长机遇,同时为抓住新的消费群体,大家也将加速竞争功能性食品这片蓝海。
除此之外,在功能性食品赛道上竞争也变得激烈开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玩家与新玩法。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在功能性食品企业中,既有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的实力雄厚者,也有个体工商户开始尝试代理。
例如,江中集团推出自己的食疗品牌,哈药六厂、三九集团等药品巨头纷纷入局功能性食品市场,还有新的功能性食品企业持续加入。
有何机遇,又有何挑战?
疫情逐渐成为过去式,功能性食品有降温迹象,但是整体销量依旧火爆。那么,功能性食品究竟有何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新玩家入局?是如何成为一个“长青”赛道的?
首先,功能性食品凭借逐渐零食化的食用方法及便捷养生的属性,逐渐令“懒人养生群体”上头。
据零售商业评论分析显示,中国超2亿年轻养生群体中近半集中在20-29岁之间;18-30岁的人群占据了懒人养生群体近70%的比例,超过70%的中国95后消费者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购买商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4%。
天猫2019年的数据,在功能性食品的消费群体中25—29岁的人群占到47.75%,18—24岁人群占到19.61%,白领阶层占比近五成。
由此可得知,功能性食品因为具备无吃药感、可随时随地吃等便捷属性,这完全契合了当下的懒人养生经济和快节奏生活,成功拥有了已大部分忠实消费群。
如果说新消费群体的转变为功能性食品提供了潜在的购买机会,而直播电商的崛起则为其全方位的展示提供了更加有力舞台。而功能性食品专攻的是线上销售渠道,电商直播的火爆将成为该市场长期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企业如何全面发展?
功能性食品因成本低、利润高、渠道广,顾客需求稳定增长等优势,是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一条赛道。而企业们下一步又该如何全面发展,让功能性食品成为名副其实的“长青”产品?
目前,功能性食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头部企业仅有海底黄金搭档、健康元及各大药企食疗系列等。所以,未来市场将能持续“创新”,将不断有新品牌输出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新变量,最终在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时,留下独有的几个大品牌。
因此,功能性食品企业要想打响自身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集中度,难度主要在于团队,另外还在于安全、营养、便捷方面的技术方面的提升。
对于团队方面,人才是每个市场或不可缺的持续发展的动能,其广告投放、渠道搭建以及产品研发都需要人才团队。而对于技术方面的提升,也就是人才为这方面持续输出。
从上述可得知,食品企业长期驱动力是创新,而人才技术是大家必争之地。
功能性食品品牌赛杜恳创始人徐光曾表示,“目前保健品市场容量高达800亿,赛杜恳免疫力产品奇御素销量翻了4倍,因此赛杜恳体量上再扩大1/4问题不大,所以在未来,为了长久的发展,赛杜恳还要解决很多难关。”
1、突破产品类型限制。奇御素、速御肽等虽然丰富了产品功能,由于功能性食品无法替代药品,很难保证满足消费者很多的产品需求,从而导致各家品牌产品功能选择上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
2、安全、健康需要提升。对于如今注重养生的Z世代年轻群体来说,功能性食品一般都偏向选择国外品牌,国内保健品的负面影响还未散去,这不利于赛杜恳销量长期稳定增长。
3、价格高不亲民,同样也限制了品类发展。价格定位在药品与健康食品中档区间的功能性食品,这一空档位置确实为其带来了生存空间,但价格不亲民也确实是劣势。消费者也可能只是出于新鲜感尝试新品牌,但是后期客户如何维持是该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最后,对于功能性食品是否为“长青”产品这个问题。徐光认为,有一定可能性,从赛杜恳的销量来看,功能性食品市场挖掘潜力是具备的。
但是,功能性食品赛道入局门槛较低,这也导致行业无法建造坚固壁垒,所以未来功能性食品能否成为“长青”产品,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