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且儿童哮喘的症状与感冒等常见疾病的症状相似,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或者被家长所忽视,因此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哮喘没有根治类药物,但是通过对症用药,并做好日常防护,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及避免儿童哮喘反复发作?
1.避免接触过敏原
过敏原暴露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原因,哮喘患儿尤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猫/狗毛皮屑、蟑螂、混合草、花粉等;食物性过敏原包括牛奶、牛羊肉、鸡蛋、虾、蟹及鱼、贝、小麦、菠萝、芒果、花生等。可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以明确过敏原,为减少哮喘发作、开展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有效控制哮喘提供依据。
2.调整饮食
纳入多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与非高脂饮食相比,高脂饮食儿童患哮喘的风险显著增加78%,患反复喘息的风险增加33%。因此,哮喘患儿的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不吃能够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和“发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少食多餐,不吃过甜、过咸的食物。
3.防寒保暖
寒冷和感冒会诱发哮喘。气候变化时,哮喘患儿应格外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服,尤其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儿童衣物尽量选用纯棉布料,并避免与皮毛、化纤等布料接触。
4.加强锻炼
运动对于哮喘儿童而言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增强体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肺功能,然而剧烈的体育运动与吸入过敏原及进食过敏性食物一样,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可以导致严重的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儿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适当做一些简单、轻量的运动,游泳和慢跑是非常推荐的。运动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5.避免情绪波动
有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情绪可促使人体释放组织胺及其它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加重哮喘的发作。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孩子不良情绪的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2020年5月5日是第22个“世界哮喘日”,在“世界哮喘日”期间,作为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发起“控制哮喘,珍爱生命”公益名医科普直播及义诊活动,邀请哮喘领域知名医生专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科普讲座直播及免费义诊等服务,号召群众重视咳儿童哮喘等疾病、做好防治工作,提高哮喘患者在院外的生活质量。现在可以微信关注“医联健康“,回复”义诊“关键词,参与到本次免费义诊活动中来。
虽然哮喘无法通过药物根治,但是通过日常的有效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医联在“世界哮喘日”期间提供线上科普直播以及义诊活动,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管理一系列哮喘疾病。